6月13日,“渤海粮仓科技工程”实施情况座谈会在京召开。科技部农村司、农村中心、中科院、山东科技厅、河北科技厅、天津市科委和辽宁科技厅主管人员和课题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农村司陈传宏司长出席并主持会议。
会上,各课题负责人详细汇报了渤海粮仓科技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和试验示范成效,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议,并开展了交流。
目前,项目已在河北、山东、天津、辽宁27个县市建立了36个试验示范基地,总面积4万多亩,示范面积28万亩,辐射带动500余万亩,增粮7亿斤,节支增收5亿元。在关键技术突破方面,项目筛选的耐盐、节水、高产小麦品系小偃60、配置的抗逆高产杂交玉米组合可大幅度提高中低产区粮食单产和效益,2014年100亩小偃60实收产量突破1000斤/亩;研发的微咸水补灌技术、咸淡水分根交替灌溉技术、微灌节水高产技术等对实现保障区域增粮水资源需求作用重大;研发的耐盐小麦与ETS微生物菌肥改良盐碱地技术可快速实现盐碱地增产。围绕渤海粮仓项目实施,构建了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的科技服务、农机服务、植保服务和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了以专业种植合作社、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和托管式管理的示范体系,提升了技术的普及率和生产效率;带动了渤海粮仓种业、优质面粉加工、饲料、肥料、畜牧养殖等产业发展。
渤海粮仓科技工程项目得到了社会多方面的高度关注,陈传宏司长充分肯定了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提出下一步要继续探索创新驱动模式,实现部门与地方联动机制,深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继续加强共性技术创新性研究和在各省市的应用,切实解决制约工程实施的关键技术问题;各省要加强本省有关厅局间的统筹协调,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区域技术集成和示范。